区块链元年质疑
很多人对2017年是区块链元年表示疑问,原因很简单,日常生活中用手机很少能遇到区块链应用的APP。市场上的区块链应用似乎并不广泛,这让人对“元年”这一称号产生了怀疑,于是大家开始重新考虑如何界定区块链的发展起点。
人们对区块链在民间应用的缺陷提出了疑问。多数人更愿意通过直观体验来认识事物,只有当区块链技术真正融入日常,人们才会接受它已进入成熟阶段。因为,应用软件是大众接触新技术的入门方式。
imToken工具服务化
imToken与比特币钱包有所不同,它将工具变成了服务,还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增加了更多服务。在1.0版本里,imToken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。预计在2.0版本中,它的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。最初半年,imToken就像一个保险柜,通过去中心化方式管理用户的私钥,有效保障了用户数字资产的安全。
用户在使用多个钱包管理资产时感到不便,而且多个钱包的备份可能存在安全风险。imToken采用一个账户系统来管理所有链上资产,让用户能够轻松操作各种数字资产,不必关心资产所在的区块链,大大减轻了用户的负担,提供了非常便捷的使用体验。
技术多链架构准备
imToken在技术上已经做好了应对多链架构的准备。在比特币之后,它还能支持众多主流公链。这种设计有助于拓宽数字资产管理范围,并能满足不同用户对各类公链数字资产管理的需求。
随着公链项目的不断涌现,imToken早已搭建起了跨链架构,紧密跟踪行业发展。如今,用户可以在单一钱包内轻松管理多种资产,无需频繁更换,操作起来更加便捷和高效。
保障私钥安全
在保障安全方面,imToken力求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钱包系统。用户的私钥保存在各自的手机里,而且这些私钥是在手机上生成的。这样的安全措施使得用户对自己的资产拥有绝对的控制权,不必担心私钥会被他人获取。
随着数字资产安全风险不断上升,确保用户隐私和资金安全变得尤为重要。imToken通过去中心化技术存储用户私钥,有效提升了用户在使用钱包进行数字资产交易时的安全感。
推动资产流动
imToken希望用户持有的Token能够得到实际应用,促进流通,而不仅仅是作为投资工具。如果钱包里的Token能在实际场景中流动,这对imToken生态系统的成长将是非常有益的。
2.0版本在第三方合作上下了很大功夫,特别为第三方开发者打造了SDK。开发者借助API和SDK,能轻松将应用与imToken无缝对接,用户在钱包里就能直接操作应用。比如,Kyber这类平台特别适合快速兑换,imToken就是利用它,让资产流动变得更加方便快捷。
去中心化交易探索
何总在专访中谈及,关于钱包内置交易所的模式,对像币安这样的数字货币交易所产生了哪些影响。imToken公司一直坚持使用去中心化交易,这样做确实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。不过,目前来看,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户体验还比不上中心化交易所。
目前,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操作涉及智能合约的互动和签名确认,这一流程相对繁琐。不过,随着产品持续优化,用户的使用体验将大幅改善。imToken将自己定义为区块链账户系统,目标是与去中心化应用实现互动,未来有望成为用户有效管理资产和连接生态系统的有力助手。
大家对于区块链的发展,对于像imToken这样的钱包能起到多大推动作用,看法不一。不妨在评论区留言、点赞,或者将这篇文章分享出去!